偏好SG教養風格的家長希望成為子女的人生導師、教導子女要多為別人著想,通過對違反道德原則的事件表示意見來教育子女,並且期望灌輸給子女恆久的價值觀。因此他們通常具有耐性、對小孩帶著支持與諒解的態度,願意花費大量時間聆聽、教導與指引孩子,屬於相當關心子女的類型。然而,長處與短處是一體兩面,SG風格的家長投注大量的心思在孩子身上,同時也就可能帶給子女同等份量的壓力。在非常用心於教養的另一面即是過度關照,因為花費了大量的心力在教養上,因此容易用造成子女愧疚感的方式指責對方。此外,因對子女有過高的標準,往往要求完美、過度批評,多於正面讚美。此種高標準除了是成就上的,還是道德上的。這樣的父母會說“我們對子女的期望很高”。他們的價值觀與理想性展現在判斷是非上,對於自己的孩子應該如何言行舉止有極為理想化的想法。“要成為一個誠實、尊重他人的人” “做人要有原則” “我們這是愛你,是為你好” “為甚麼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?”。當孩子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時,他們會讓孩子覺得有罪惡感,他們會藉著收回對孩子的愛來懲罰孩子。
也就是,在壓力情境下,偏好SG風格的父母容易擺盪在兩極:也許是對孩子進行情緒勒索,讓子女配合自己的準繩;又或許是屈服於孩子的要求、自我犧牲奉獻、並且創造一種和子女之間雙向的過度依賴關係。
長期被SG風格教養的子女可能會抱怨,自己怎麼做都不夠好。成績優秀不夠、人品還要端莊、遵守規矩仍不足,還要尊重與幫助他人。亦可能會受困於父母的過度保護,導致被阻斷了很多獨立的機會,並且時常需要背負會辜負雙親期待的壓力。